第一零六章 寒光闪烁的划时代军事革新_乱清
笔趣阁 > 乱清 > 第一零六章 寒光闪烁的划时代军事革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零六章 寒光闪烁的划时代军事革新

  六百名上身袒裸的军士流水价般退场,同时,六百名衣冠整齐的军士流水价般上场,一下一上,“无缝衔接”。

  新上场的,摆出了相同的阵势――十五排,每排四十人,只是前后两排的距离,略略拉宽了一些,原因呢,自然是他们手中上了刺刀的步枪。

  寒光耀目,枪刺如林。

  阅兵台上,不止一人,定睛细觑,只见这新上场的六百名军士,虽然都戴了军帽,但鬓角脑后,皆是趣青趣青的――毫无疑问,也都是剃了光头的。

  这个“髡发营”……啊,不,这个“特种合成营”,较之普通营级建制,兵员要多出不少啊!

  正在转着念头,只听令官高喊:“预备!”

  “哗”一声大响,六百军士齐齐动作:单手拄枪变双手持枪,平端枪身,枪口前指,略略上斜,枪托贴于右腰;双脚分开――右脚不动,左脚斜斜跨上半步,同时,微微俯首、躬身,目光聚于刺刀刀尖。

  那个样子,就如六百只觑到了猎物的豹子,一瞬之间,便将浑身上下的肌肉都绷紧了,下一秒,便要一跃而出。

  观者的心,不由自主,都微微的提了起来。

  令官大吼:“走!”

  只见六百军士,先将手中步枪,“刷”一个后摆,然后,左腿向前,猛跨一大步,随着这一冲之势,含胸弓背,手中步枪,平平送出,至于极限――左臂伸的笔直,同时,暴喝一声:“杀!”

  这个“杀”字,不懂中国话的,也明白是什么意思,莫说两位公主,就是腓特烈王储、卡尔亲王二位,都是心头一震,不过,两位将军的震动,不仅仅因为场内摄人的气势,更是因为――

  好吧,且看下去。

  没过多久,腓特烈王储、卡尔亲王都确定了:这个“拼刺刀”,虽然也有格、挡、砸的动作,但主要的进攻手段,其实只有一种――就是左腿跨前成弓步,随着一冲之势,身体前倾,双手平端步枪,用力送出。

  这个――

  不仅违和,简直叫人……凌乱了啊!

  违和?凌乱?

  这不就是一个寻常不过的“突刺”的动作吗?怎么会叫两位普鲁士将军――嗯,“当世名将”呢!――“凌乱”了呢?

  寻常不过――那是二十世纪的事情了,目下,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。

  这个时代,并不存在规范的、科学的、可载入操典的拼刺技术,大多数国家的军队,连专门的拼刺刀的训练都没有――包括以“魔鬼训练”著称的普鲁士军队。

  短兵相接,基本靠士兵自己的发挥。

  这不奇怪,这是前膛枪向后膛枪转化的时代,连刺刀的安装位置都五花八门,况乎拼刺技术乎?

  实战中,类似于“突刺”的动作,自然是有的,不过,不是主流。

  原因呢,也并不复杂。

  自一六八八年法国的沃邦元帅发明了“套管式刺刀”,迄今两百年,刺刀就一直呆在枪口的侧上方――大伙儿可以想一想,端着这种刺刀装在枪口侧上方的步枪,平平刺出,是一个什么感觉?

  呃……不太好发力啊!

  是吧?别扭吧?

  因此,在实战中,出于本能,士兵们会有意无意的避免“刺”这个动作,更多的采取更顺手的动作――“扎”。

  长矛兵时代的最基本的攻击动作――“刺”,慢慢儿的退居次席了。

  那么,“扎”较之于“刺”,有什么不同或者优劣呢?

  都是双手持枪,“刺”是虎口朝前――朝枪口方向,“扎”是虎口朝后――朝枪托方向,同时,还要保证装刺刀的一侧向外。不过,因为刺刀一般是装在枪口右侧,所以,这一点倒不是什么大问题――除非你是一个左撇子。

  问题在于发力。

  “刺”,主要是沿水平方向发力;自下而上,亦很得力;自上而下,相对来说没那么顺手,不过,大致也过得去。

  就是说――“刺”这个动作,可以沿各种方向发力。

  “扎”呢?

  基本上,只有沿一个方向――自上而下。

  水平方向发力,已经很别扭了――而且,不仅别扭,攻击的时候,自身还门户大开――大伙儿略加想象,就明白了。

  自下而上,基本上是做不到的。

  就是说,“扎”之发力,较之“刺”,局促了许多。

  “扎”的问题,还不止于发力。

  射击、冲锋的时候,都是平端步枪的――虎口朝前,格、挡的时候亦然;只有“最后一击”之时,为便于发力,才改“端”为“攥”――虎口朝后。

  那么,问题就来了――

  动作转换,是要花时间的,短兵相接,瞬息可决生死,有的时候,这个“枪花”一耍,就那么微微一顿,“发球权”就交回到敌人手里了,形势顿时逆转,弄得不好,连命都转了进去。

  因此,总的来说,“扎”较之“刺”,几乎没有“优”,只有“劣”。

  既然如此,怎么还拿这个“扎”……啊,对了,前头说过了,刺刀装在枪口的侧上方,“刺”――不顺手。

  怎么样才顺手呢?

  像中国人这样,将刺刀转到枪口的正下方,“刺”,就好发力了――就顺手了!

  卡尔亲王的身上,隐隐的起了一层寒栗。

  而且――卡尔亲王看出来了,中**人演练的“突刺”的动作,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沿水平方向攻击的动作,还包含着一个顺势上挑的动作,如此,刺刀装在枪口的正下方,就愈加之顺手了!

  他进一步想明白了――

  为什么同为“军刀式”刺刀,中国人的比法国人的要短一些?而且,中国人的刺刀,是平直的,没有法国刺刀那种微微的弧度?

  法国人的设计思路,是“刺刀”、“军刀”两用,因此,刺刀较长,还有一定的弧度――以做劈砍之用。

  “夏赛波步枪”刺刀的长度,几近一柄正经的军刀,装上之后,整支步枪的重心,前移过甚,不宜把握,会大幅降低“突刺”的效率。

  如果刺刀还有弧度,“突刺”的效率就更加之低了。

  因此,中国人的刺刀,短,平直。

  中国人的刺刀,拆卸下来后,自然也可以做军刀使用,不过,是“短刀”,或者――一把较长的匕首。

 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,卡尔亲王身上生出来的,就不止于“寒栗”了,还有――“冷汗”。

  他想:如果普鲁士军队――包括我的第三军,同场内这六百名中**士短兵相接,胜负如何?

  卡尔亲王微微的咬着牙,过了好一会儿,暗暗的吐出一口长气。

  我得承认:不是对手。

  呃,您的判断……嗯,是对的。

  近现代军队拼刺刀的突刺动作,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,在平地上,步兵一对一肉搏战中,最有效率和杀伤力的动作――没有之一;步枪加刺刀的长度,亦是这种肉搏战中,长器械最合适的长度――更长或更短,都会影响威力的发挥。

  就人类遭受攻击的响应时间而言,成功闪避或格挡一个标准的突刺动作,概率是很低的――除非事先就晓得对方要发动这样的攻击,并全力防范。

  不夸张的说,一个完全到位的突刺动作,足以干掉任何一个对手――包括所谓的“武林高手”。

  “突刺”,真正叫做“一击即中”,“一招制敌”。

  虽然,在普鲁士人看来,刺刀属于“冷兵器”,而使“冷兵器”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,并非普鲁士人军事建设之着力点,可是――

  还是很感慨啊!

  卡尔亲王敏锐的意识到,刺刀的位置,自枪口侧上及一侧下移至枪口正下方,貌似并不如何起眼,其实却是一项重大的军事革新,不久的将来,世界各**队,必纷纷跟进――

  万万没有想到啊,这项划时代的军事革新,居然出自中国人之手!

  哎,你说,我怎么就从来没往这上头想呢?

  明明已经出现了“军刀式刺刀”,为什么还是照着“套筒式刺刀”的路数,将之置于枪口一侧呢?

  根本就没有去想过,可不可以想个法子,将刺刀装在枪口正下方?

  好像,刺刀装在枪口一侧,是自古以来……呃,天经地义的?

  唉,两百年过去了,我们都忘记了,刺刀是怎么来的?它最原始、最基本的功能又是什么?

  惯性的力量,竟然如此强大!

  惯性的力量确实强大,卡尔亲王不晓得,在另一个时空,在“军刀式刺刀”出现了半个世纪后,“套筒式刺刀”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,在某些国家的军队中――譬如沙俄,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,“套筒式刺刀”都大行其道。

  至于“突刺”这个动作,出现的更晚,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二、三十年代,才由日本人发明出来,并加以定型,日本的“皇军”也成了全世界最注重拼刺刀的一支军队。

  原因呢,并不是日本人特别喜爱冷兵器什么的,而是日本太穷了,工业能力有限,不比欧美强国,没那么多钢铁、火药可砸,不得不在冷兵器上下功夫。

  至于普鲁士――一完成工业革命,军队就走上了火力至上的“重金属”道路,直到希特勒挂掉了,德**队也没有真正重视过拼刺刀这回事。

  相对于二十世纪的日本,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,更加是穷逼一枚,所以,关公卓凡要大力发展拼刺技术。

  于是,本时空,这套玩意儿,就提前面世了――提前了整整七十年。

  这个时代的战争,火力投送的距离和密度,都还有限,因此,拼刺刀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,甚至扮演着“最后一击”的角色――许多战斗,哪怕对阵双方实力悬殊,优劣之势已十分明显了,但不决以白刃,亦不能言最后之胜利。

  两次鸦片战争,许多时候,英、法军队,攻入中**队的阵地、炮台之后,都是靠刺刀,驱散和消灭顽抗的守军。

  农业社会的军队,最爱幻想“洋夷徒恃火器之利,不善肉搏,若短兵相接,吾必痛灭之”,等到真的和受过严格训练的近现代军队的刺刀碰上了,才知道自个儿的长矛大刀片子根本不好用,要么被人家一个个捅倒,要么一哄而散。

  “拼刺演练”的最后一个动作,在实战中是绝不会出现的――耍枪花。

  这个旋转枪身的花式动作,一般只会出现在礼兵表演里面,不过,“特种合成营”耍枪花,可不仅是为了增加演练的观赏性,而是用来训练士兵掌控枪支的能力――白刃格斗的时候,敌我枪支彼此剧烈碰撞,难免把握不定,甚至脱手,经过这种训练,就能够迅速重新掌握枪支,抢得先手。

  这个动作看起来花哨,其实并不复杂,只要协调能力过得去,略略花些功夫,就能大致掌握,并不会挤占其他更重要的科目的训练时间。

  大校场内,六百支步枪风车般转动,六百把刺刀在空中划出六百个飞速旋转的闪亮圆孤,异常壮观。

  最后,六百名士兵齐齐一声大喝,满场飞速旋转的弧光,倏然消散,止于胸前,恢复了最开始的“起手式”――

  单手拄枪变双手持枪,平端枪身,枪口前指,略略上斜,枪托贴于右腰;双脚分开――右脚不动,左脚斜斜跨上半步,同时,微微俯首、躬身,目光聚于刺刀刀尖。

  好!

  还有更好的,可惜,不大能够在这个场合演练。

  这就是“三人小组”拼刺技术。

  按照轩军操典,一旦开始白刃相交,士兵们立即三三成组;每个“三人小组”,都是以下的格局:两人在前,一人在后,成一个倒“品”字形,前面的两个士兵,负责包抄向前,后面的士兵,主要负责保护小组的两翼和后方。

  当然,需要的时候,后面的士兵也可突然插上,出其不意,给予敌人致命一击。

  “三人小组”的组织基础,是轩军的连、排、班建制改革――一个班九到十二人,刚好组成三到四个“三人小组”。

  “阵势”的灵感,则来自关卓凡的偶像――戚继光的“鸳鸯阵”;同时,也参考了原时空二战早期的日本鬼子的玩儿法。

  有意思的是,这个战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施为,亦是用在日本人头上――长州征伐,小郡城木渎谷之战,轩军就是靠拼刺刀,把大村益次郎苦心集结起来的攻击部队,压回了木渎谷内。

  事实证明,在这种肉搏战中,敌我数量基本对等的情况下,轩军的“突刺”和“三人小组”战术,占有压倒性的优势。

  日本武士,个个凶悍异常,对砍的经验也十分丰富――按中国的标准,得算“练家子”,甚至是“武林高手”了吧?但常常是刚把太刀举过头顶,正要大吼一声,轩军士兵的刺刀就捅进了他的肚子――妈的,哪来这么多废话!

  在战斗中,“三人小组”能够迅速形成局部优势;过不多久,一组组的局部优势,就会滚雪球般转化为全军的整体优势,优势愈扩愈大,直至取得战斗的胜利。

  木渎谷一役,给大村益次郎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,他降顺关卓凡,归化中国,改名田永敏,并出掌陆军军事学校之后,对“三人小组”拼刺战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。

  新的操典,要求白刃战之时,不但同组之内,三人互相照应,不同小组之间,也要相互照应,互为犄角。

  新战术还未得到实战的机会,不过,在多次的演习中,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,甚至可以以少打多。

  不过,“三人小组”的牛逼,是不好在“军武演练”中吹的,因为,“演练”不同“演习”,“三人小组”的胜利,缺乏足够的说服力――

  哎,哪个晓得,你们是不是在演戏啊?

  好吧,我先拿去演给法国人看吧。

  (三七中文et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aelc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aelc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