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文成出嫁_贞观长安小坊正
笔趣阁 > 贞观长安小坊正 > 第202章 文成出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2章 文成出嫁

  第202章文成出嫁

  正月十二日,宜嫁娶。

  礼部尚书、江夏郡王李道宗,亲率一府人马,护送着下嫁吐蕃的文成公主,出长安城。

  礼制、规格与弘化公主一般无二,醒目的是队伍中夹杂了三千比丘,毗卢帽、僧伽帽格外壮观。

  范铮的损主意,终究没有完全达到效果。

  各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,虽然送比丘上高原,势不可挡,但人数是可以商议的嘛。

  岐州刺史、宋国公萧瑀,对萧灞毗被诛一言不发,却为此事上书,请求稍减入吐蕃比丘的数量,语气终于学会缓和一点了。

  萧瑀虔诚信佛,先后于两朝,把亲生的三个妹娃子,舍于长安城安业坊的济度寺出家。

  事不见于两唐书。

  《全唐文》卷九百九十七《大唐济度寺大比邱尼墓志铭》记载:法师讳法愿,俗姓萧氏……唐故司空宋国公之第三女也……甫及笄年,爰披法服,乃于济度伽蓝。

  及笄,十六岁出家,跟网上传的十三岁出家有异。

  《济度寺故比丘尼法乐法师墓志铭并序》载:法师讳法乐,俗姓萧氏,……父瑀,……,皇朝中书令……,法师则太保之长女也,勤恳之节,爰自幼童……,年甫三龄,归诚六度,脱屣高族,落发祗园。

  《济度寺故比丘尼法灯法师墓志铭并序》载:法师俗姓萧氏,……父瑀,……法师即太保第五女也。年甫二八,修行四谛。

  萧瑀信佛的虔诚可见一斑,就是那个三岁出家,委实让人难以接受。

  反正,有那么一大帮信佛的大臣帮腔,送比丘上高原的宏伟计划,多少是打了折扣的。

  不过,就连大兴善寺都被抽了近百比丘,据闻有几座招提因为比丘被全征,已经荒废了。

  吐蕃请求的工匠、农艺、水利技艺与书籍人才,一律被替换为子曰诗云与佛门经卷,以及诸多的法器。

  大论琼波·邦色,与小论噶尔·东赞,目光都微微有异。

  他们来大唐,求娶公主是其一,侦知吐谷浑与陇右的情形是其一,求取工农艺、水利技艺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啊!

  即便大唐的农艺、工艺与吐蕃有显著差异,无非是对照参考,然后加以提升。

  水利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技术。

  然而,琼波·邦色的形迹暴露,导致大唐封锁技艺,此行却不完美了。

  说完全封锁是不可能的,遣人混入大唐学习、重金诱得匠人入吐蕃,都是解决方法,但不通过官方,到手的就是零敲碎打了。

  也许,学得了某项技艺,转头才发现,这是大唐官方早就淘汰的技艺。

  成本无限提高了呀。

  琼波·邦色与噶尔·东赞心知肚明,大唐未必将吐蕃当成对手,却一定有所防备了。

  回去之后,要迅速将吐蕃内的税制统一了,尽快收拢人心,准备独霸高原。

  嗯,牛腿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厌翟车上,盛装的文成公主唇角微翘,眸子里显现出一丝好强。

  弘化,你我向来不对付,现在各嫁一国,就看看哪家夫婿更厉害吧!——

  魏王李泰,献上编撰完成的《括地志》,十道三百五十八州,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、地望、得名、山川、城池、古迹、神话传说、重大历史事件等,征引广博。

  李世民大喜,大笔一挥。

  《赐魏王泰诏》:

  “地记之设,繇来尚矣……可赐物一万段(缎),其书宜付秘阁。”

  之后,李世民核定每月给李泰的物料,逾越了太子的规格。

  李承乾一言不发,胸中的怒火却可以烧死人。

  这个偏心眼,已经偏得连臣子都看不下去了。

  谏议大夫褚遂良,直接上书了:“……谓之储君,道亚睿极,其为崇重,用物不计,泉货财帛,与王者共之。庶子体卑,不得为例……”

  东宫的用度,你拼命压着,倒让魏王的用度超过太子,你咋想的?

  皇帝表示,虚心纳谏。

  于是,两个诏令新鲜出炉了。

  《令皇太子承乾听讼诏》:

  “皇太子承乾,宜令听讼,在兹恤隐。自今以后,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,于东宫上启,令承乾断决。今若有固执所见,谓理不尽,然后闻奏。”

  《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》:

  “储贰不会,自古常式。近代以来,多为节限,求之故实,深非事宜,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,所司勿为限制。”

  然后,对褚遂良的建言,且当马耳东风。

  这个操作,风骚吧?

  但是,伱当李承乾没点脾气?

  如果是平常时候,你放开东宫的用度,哪怕李承乾再颓废,也会有少许兴奋。

  可是,放开用度,是为了成全青雀的逾制,凭什么?

  李承乾公然上表,婉拒库物勿限诏,于是李世民再下一诏。

  《答皇太子承乾诏》:

  “汝家之冢嫡,国之储两,故有斯命,以彰有殊。入学齿胄,则君臣之义也,同之府库,实父子一体也。是以君子富而不骄,谦而受益,奢则不孙,以约失之者鲜矣。勉思守道,无烦致谢。”

  呵呵……

  然后,皇帝奔洛阳宫去了,朝中大事,丢给太子监国。

  范铮去东宫显德殿上了两次朝,就觉得疲惫不堪。

  累!

  不是躯体累,是心累。

  即便范铮是徐庶进曹营,他一言不发,照样为压抑的气氛左右了。

  李承乾的面容,不知道是不是肌肉不协调的缘故,看上去总是格外怪异。

  太子十卫率都格外肃杀,没有人再拿出混日子的态度,哪怕他阿耶是国公也不行。

  封师进侍立在李承乾身边,卖相倒是威风凛凛,可惜是个十足的草包。

 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,已经抽调了部分翊卫拱卫东宫,看上去选择了立场。

  没办法,他想要更进一步,除非是有从龙之功。

  范铮对此并不意外。

  庆幸的是,铁小壮的左屯卫屯营,名义上还是左屯卫的,实际已经脱离了左屯卫翊府的管辖,自成一体。

  这样,就算李安俨作死,也一定牵扯不到铁小壮。

  魏王李泰,刁滑得很,早就上表请求全家侍驾,以全孝道——反正他的封邑就在洛阳。

  魏王池、魏王堤听说过没?

  李世民的回复更让人深思:准皇孙李欣、李徽伴驾出行,魏王妃阎婉可同行,以照顾年幼的李徽。

  总而言之一句话,你们兄弟,各见手段吧,祸不及家人。

  皇家这养蛊式的传承啊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aelc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aelc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